2016年5月17日星期二

油畫從他者關注向自身寫照的遷移


  在許多作品中,油畫家的創作指向體現的是一種油畫者關注,也就是以別人的生活,遠處的風景作為自己創作的主要題材。由於一些畫家深入生活與感悟對像的不足,這種關注有時候會僅僅是浮光掠影式的表像寫照,作品也會因為缺少真情實感而顯得蒼白虛假。總以為好風景在遠方,而對真實的自我和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這是一個藝術家藝術感悟力不足的表現。遍覽中外美術史,不難見到畫家表現個人生活的經典力作,這樣的作品表現對像離畫家最近,基本在他的朋友圈之內,或者就是畫家本人與他的親人。因此畫家是以日常感受形成的審美體驗為基礎,創作時常常是情動於衷、駕輕就熟,並且時代特征同樣可以在個體生活情景中得到體現,這樣的作品往往更能讓人感受到源於畫家自身的生命意識和藝術感覺。

  畫室是畫家精神家園的寄托之所,作為自身生活的寫照,檀梓棟的《畫室人體課》從俯視的角度呈現了一個畫室較為整體的狀態,濃郁的藝術氛圍或許激發的是人們對藝術的認同意識和對審美之境的向往。張超的《畫室姑娘》在一個特寫視角下,將一位姑娘創作時的專注投入升華為具有審山水畫美價值的精神氣質。張樹海的《追夢》中4個畫家躺臥在畫室的地鋪上,雖然沒有舒適的物質條件,但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他們辛苦付出著,可見藝術對藝術愛好者非同一般的感召力。戴平均、戴雙清的《臨界•體溫》則從畫家的畫室中走出,以自己難忘的一段生活經歷為題材,表現了自己和親人一起面對困難時的心路歷程,這裡既有親情的溫暖也有生命的堅韌。

  但這類題材的表現要注意避免過度的自戀與封閉,在表現自我的時候切忌無病呻吟,缺少生活的厚度與精神的高度。自身寫照的價值來之於畫家本人思想與情感的底蘊,他的精神境界決定了這類作品的品位和價值高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